2021-06-08 14:08:03 公務員考試網
文章來源:華圖教育
1.受賄:國家工作人員、集體經濟組織工作人員或者其他從事公務的人員,利用職務上的便利,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,為他人謀取利益的行為。
根據以上定義,下面哪種行為是受賄?( )
A.甲是某廠財務主管,在給乙報銷時,多報銷2000元,事后與乙平分,二人各得1000元
B.衛(wèi)某(女)因盜竊金店而被公安機關收審,賈某負責審理這個案子。衛(wèi)某想讓賈某幫助她。即以身相許,爾后賈某便利用自己的職權設法使衛(wèi)某逃避了法律制裁
C.劉某想倒賣彩電,就托人找到電視機廠主管彩電批發(fā)的王某,送去10000元人民幣,希望王某按批發(fā)價賣給他100臺彩電。王某收到錢后交給了領導
D.王某主管某單位分房子,李某為了給他在該單位工作的兒子分得一套住房,就給王某送去價值5000元的厚禮。王某得到錢后給李某的兒子分了房子
2.所謂控制是指為了實現企業(yè)的計劃目標而對企業(yè)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糾偏校正的行為?刂频哪康脑谟诒WC企業(yè)的實際生產經營活動成效與預期目標相一致。
下列關于控制的說法,不正確的一項是( )。
A.控制的對象應具有一定范圍發(fā)展變化的可能性空間
B.所確定的控制目標必須包含在事物發(fā)展變化的可能性空間中
C.控制的對象也可能只有一種發(fā)展變化的可能性
D.實施控制者必須具備一定的控制能力
3.首因效應是指人們根據最初獲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變,甚至會左右對后來獲得的新信息的解釋。
根據上述定義,下列各項中屬于首因效應的是( )。
A.小王一直認為同事小張是一個冷漠、不喜歡幫助別人的人,直到最近小張在工作上給了小王很大幫助,小王對小張的印象才有所改變
B.新學期開始的時候,小李的勤奮、踏實給趙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果然小李不負趙老師的期望,在學習過程中非常勤奮刻苦,期末的時候小李還因學習成績突出獲得了一等獎學金
C.在某公司招聘員工的面試中,小黃因過于緊張在回答考官提出的前面幾個問題時有些口吃,盡管小黃及時調整了自己的狀態(tài),完整流利地回答了考官隨后提出的幾個問題,但考官給小黃的評價仍然是思維缺乏敏捷性、不善于表達自己
D.科學家做過這樣的測試,要求被測試者分別描述“熱情”和“冷淡”的人的個性特征,90%以上的被測試者認為熱情的人同時也是慷慨的、富有幽默感的、勤奮的和有禮貌的,而大多數被測試者認為冷淡的人是粗魯的
4.想象競合是指行為人實施一個犯罪行為,其犯罪結果侵害兩個或兩個以上權益,觸犯兩個或兩個以上罪名,擇一重罪處罰。
根據上述定義,下列不屬于想象競合的是()
A.甲用槍支射擊的方法故意殺人,子彈擊中被害人后又射進某博物館,損毀了國家級文物
B.乙為了做家具營利而盜竊鐵路上的枕木,而又足以造成運行中的列車發(fā)生顛覆
C.某邪教組織通過制作、傳播邪教宣傳品,煽動分裂國家、破壞國家統(tǒng)一,侮辱、誹謗他人,破壞國家法律、行政法規(guī)實施
D.丙在盜竊得逞后,為破壞現場,對丁家放火,同時燒毀了丁的鄰居數家人的房屋
5.公共政策的法治環(huán)境,是指制定與實施具體的公共政策時,可能遇到的一國或一個地區(qū)的總的法治狀態(tài),它是一國或一個地區(qū)法律體系、法律機構、執(zhí)法狀況與社會治安的總和。
下列不屬于公共政策法治環(huán)境的一項是( )。
A.一國或一地區(qū)法律體系
B.一國立法機構與立法程序
C.司法機構與司法獨立制度
D.一國或一地區(qū)整體的工業(yè)發(fā)展規(guī)劃
答案與解析
1.答案:D
解析:
第一步: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
關鍵詞包括“國家工作人員、集體經濟組織工作人員或者其他從事公務的人員”,“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”,“為他人謀取利益”。
第二步:逐一判斷選項
A中甲和乙的行為不符合關鍵詞“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”,因此不是受賄;B中衛(wèi)某是以身相許,賈某的行為不符合關鍵詞“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”,因此不是受賄;C中王某收到錢后交給了領導,王某的行為不符合關鍵詞“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”,因此不是受賄;D中王某得到錢后給李某的兒子分了房子,完全符合關鍵詞,因此是受賄。綜上所述,故正確答案為D。
2.答案:C
解析:
第一步: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
控制是“糾偏校正的行為”,目的是“實現企業(yè)的計劃目標,保證企業(yè)的實際生產經營活動成效與預期目標相一致”
第二步:逐一判斷選項
A項,控制是一種糾偏校正的行為,可知控制對象應該具有被“糾偏校正”的可能性,換句話說,控制的對象要具有發(fā)展變化的可能性。A項說法正確。
B項,控制的目的是實現企業(yè)的計劃目標,所以這個目標應該具有可行性、可實現性,也就是必須包含在事物發(fā)展變化的可能性空間中。B項說法正確。
C項,如果控制的對象只有一種發(fā)展變化的可能性的話,那就無法對對象進行糾偏校正,所以控制的對象必須具有一定范圍的發(fā)展變化的可能性空間。C項說法有誤。
D項,由控制是糾偏校正的行為可知,控制實施者應當具備相應的糾偏校正的能力,即一定的控制能力。D項說法正確。
故正確答案選C。
3.答案:C
解析:
第一步: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
關鍵詞包括“根據最初獲得的信息”、“印象不易改變”、“甚至會左右對后來獲得的新信息的解釋”。
第二步:逐一判斷選項
A項前后印象發(fā)生了改變,不符合“印象不易改變”。B項前后一致,但后來的印象仍然是對最初印象的延續(xù),不符合“甚至會左右對后來獲得的新信息的解釋”。D項>沒有體現題目定義,屬于無關選項。C項中考官根據小張最初回答問題口吃的表現,得出小黃不善表達的初始印象。即使小黃后來表現很好,這種初步印象也左右了考官的判斷,仍然認為小黃缺乏敏捷性,不善表達。所以正確答案為C。
4.答案:D
解析:
想象競合的定義要點是:①實施一個犯罪行為;②觸犯兩個或兩個以上罪名。>A>、>B>、>C>三項都是實施了一個犯罪行為而觸犯兩個或兩個以上罪名,符合定義。>D>項盜竊和放火是兩個犯罪行為,不符合①。故答案選>D>。
5.答案:D
解析: 國家的工業(yè)發(fā)展規(guī)劃與公共政策法治環(huán)境沒有直接的聯系,故選D項。
相關內容推薦:
報名條件?
崗位選擇?
筆試科目?
面試方式?
......